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务通知 > 正文

2025.04.18 关于组织开展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

【来源:2025.04.18 关于组织开展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25-04-18 】

各相关部门: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体现着学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与发展方向。为深化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适应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发展需求,现启动2025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要求。结合学校“就业为主导、能力为主线、教育为主业、学生为主体”办学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二)坚持标准引领,促进特色发展。

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主要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公共基础必修课课程标准、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师资力量要求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有关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对接有关职业标准,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鼓励体现特色。

(三)坚持多方参与,促进产教融合。

工作规划设计、方案研究起草、论证审定等各环节要注重充分发挥行业、医院、企业作用,要充分考虑学校师生意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培养方案应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案论证等环节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作用,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多样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三)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优化课程体系

广泛开展社会调查,通过分析和研究人才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将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求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炼出专业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积极开设与行业、企业技能提升相关的课程,处理好课程的先行与后续、基础与核心、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关系,构建紧密对接产业、专业特色鲜明、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

(四)坚持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职业综合素质培养

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职业岗位新要求,深入开展职业能力分析,科学确定专业的职业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模块化、项目式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形成注重应用能力、素养培养的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及校内外环境上互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修订对象

1.2025级全日制学历教育计划招生的所有三年制高职专业。

2.2025级中高职贯通培养(3+2)二年制高职专业。

3.2025级高职与本科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高职专业(康复治疗技

术)。

三、修订流程

1、学校教务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统筹规划、部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工作,各专业系部组织具体付诸实施。

2、各专业应在接到通知后广泛深入开展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和区域行业企业调研,开展面向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和面向在校生的学情调研,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技术技能发展趋势、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等,及时调整完善,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各专业系部设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结合调研和分析结果,研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保障等要求。专业系部领导要根据业教学标准新要求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核和优化完善工作。

四、修订要求

1、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2025版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关于深化职业学校人工智能课程改革提高学术人工智能素养的通知》及其他文件开展修订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带头人(负责人)为第一修订责任人,系部主任为第一审核责任人。人才培养方案需经专业系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审核通过后报教务处,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经党委办公会审定通过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各系部必须严格执行,落实好责任制,不得随意变更。

2、各专业课程设置涉及跨系(部)时,专业所在系部主任应邀请开课系(部)主任、课程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商讨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知识、技能的要求和相邻课程安排等问题,合理确定课程学时数、学分、教学内容、授课时间与形式等。

五、修订要点为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025级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以202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可根据专业建设需要进行局部微调或保持不变。根据新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他上级文件要求,2025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调整内容如下:

1.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表述应予以相应调整。

2.人才培养规格在保留原层级结构的基础上,更新相关内容。

3.课程设置方面:

(1)在公共基础课部分增加《人工智能通识与应用》课程,限定选修课。该门课程总学时8学时,学分0.5分,以在线课程的形式教学。开课学期护理系各专业第一学期、临床医学系各专业第二学期、康复系各专业第三学期、药学检验系各专业为第四学期。

(2)专业课程结构一般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编制过程中注意所设置课程是否覆盖教学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

(3)规范各专业公共基础和医学基础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原则上按原定安排,如有变更,请课程隶属系部与专业所属系部充分沟通后于4月25日前反馈教务处。

4.各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充分调研,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分析报告,并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后组织专家论证,5月19前提交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务处组织对各系部的培养方案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各系部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定稿并于5月30日前提交教务处。

教务处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