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开展专业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持续深化我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规划人才培养工作,加快建设契合我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的专业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精准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我校开展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职业学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有效适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供给体系,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精准有效的人才支撑。
聚焦服务龙江产业振兴不精确、不全面等问题,系统地对区域人才需求进行前瞻性预测,主动对接“4567”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区域布局,定准专业服务面向和专业服务领域,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有机衔接。
以专业结构优化为抓手,找准在人才供给体系中的位置,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其找准定位、各安其位、互相补位、差异化发展,在不同的产业领域争创一流。
各系部落实主体责任,自主有序开展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工作,逐步建立起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建立健全学校人才培养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近三年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对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进行定向、定量、定性评价。该评价结果将作为核定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专业建设经费、重点项目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各专业要向产业振兴集中发力,精准对接我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上中下游产业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到产业园区和各市县域,扩大辐射面,让高等教育更直接更好地服务到区域发展一线。
综合分析现有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战略定位的契合性、专业结构与服务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专业与岗位需求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科学、系统确定专业发展规划,面向主要服务领域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专业(集群)。统筹考虑专业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在人才培养规模上要统筹考虑学龄人口数量以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预测数据要基于学校专业发展实际情况、符合客观实际。
通过论证,找准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的映射关系,明确重点发展的特色专业(集群),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要素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四)优化动态调整机制
以论证结论为依据,按照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升级、新建、撤销动态调整的原则,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制定专业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对社会认可度高、品牌辨识度好、质量提升度优的特色专业(集群)进行优先发展、重点投入,确保教育教学资源投入的集中度和有效性。
各专业教学系部根据工作要求,全面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开展专业(专业群)层面和系部层面的论证,形成系部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报告,并填写专业规划表。
在各系部论证基础上,学校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开展指导论证工作,形成学校论证报告。
1.报送材料:XX系部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报告(报告模板参考附件1);XX系部专业建设规划表(附件2)。